宝宝说话晚 家长做到三点
宝宝已经2周岁啦,相比于同龄的宝宝,宝宝显得相对比较“沉默”。对此,妈妈显得格外担忧,要怎样才能让宝宝快点学会说话呢?
宝宝说话晚的原因。1、听力障碍:因为听不到周围的声音,宝宝不具备学习发音的生理条件,也就不可能理解特定声音所代表的意义,因而无法用语言交流。
2、发音器官发育异常:在确认宝宝听力完全正常之外,还需要进一步检查宝宝的发音器官是否正常,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专门的发音与说话训练。
3、心理或教养环境方面的原因:(1)父母少言寡语,宝宝缺乏学习与模仿语言的环境。另外,父母说话速度偏快、偏长,宝宝模仿困难,也会导致宝宝说话较晚。
(2)父母对宝宝照顾细致,常在宝宝发出需求信号之前就已经满足了宝宝的需求,或者习惯替宝宝表达需要。宝宝无需通过语言来表达自己,他学说话的动机受到抑制。
改变宝宝说话晚的办法有哪些?一旦发现宝宝语言发育迟缓,父母应尽快带宝宝就医,及时确定宝宝语迟的原因。然后积极调整宝宝的心理与语言环境,对宝宝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1、为宝宝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宝宝是凭感觉学语言的,父母的神情、动作、声音,都能帮助他领会其中的意义。父母与宝宝之间的语言交流越多,宝宝的语言能力就越强。
宝宝学习语言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即便父母说了很多,他也可能无法及时回应。但是父母不要就此放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
2、激发宝宝说话的愿望:和宝宝一起游戏,一边玩游戏一边带领着宝宝唱儿歌或者向宝宝描述游戏过程中发生的这种情景。
当宝宝有什么要求,妈妈可以适当地根据宝宝年龄延迟满足,“逼迫”宝宝学习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然后再满足他的要求。
3、鼓励宝宝与年龄大的孩子玩:让宝宝跟年龄大一点的孩子玩,在玩的过程,宝宝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就会在游戏中得到有效的激化,对促进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如果父母对宝宝说话的要求高,一旦宝宝出现错误,父母总是急于纠正他的发音,或催促宝宝赶紧改正,会导致适得其反的结果,因为这无形中抑制了宝宝的表达欲望。
一般来说,女孩的语言发展早于男孩,亲子沟通较多的孩子语言发展要早于缺乏沟通的孩子。如果孩子3岁后仍然发音不清晰,听不懂别人的话,或者孩子平时都是沉默寡言的,父母就需要带孩子去儿科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