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宝宝的6种意识状态
对新手父母来说,新生儿心里只想着三件事:吃、睡、哭。其实,新生儿的行为复杂许多,可归纳为以下六种意识状态。学会观察和了解,你就能识别宝宝给你传递的讯息。
1、安静的清醒状态
这是宝宝秘密活动的状态,由于运动神经的活动受到压制,因此他们很少动。
相反地,他们集中所有精力专注地观看(睁大眼睛盯着某个人)与倾听。这是个一对一交流的最佳时机。新生儿在满月时一天会有2.5小时处于这种状态。
2、活跃的清醒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宝宝的运动神经非常活跃——经常手舞足蹈,也可能发出一些微弱的声音。
虽然他们会四处张望,但大都是盯着某样东西看——这表示宝宝比较喜欢大的画面,而不喜欢任何认真的交流。
宝宝在吃东西之前或扰攘不安时,大多处于这种状态。你可以在这种状态结束时先喂喂他,或安抚他。
3、哭闹
这是宝宝最会的啦。当他们饿了、不舒服、厌烦(得不到足够的注意)或不高兴时都会哭闹。哭的时候他们会扭曲着脸,手脚乱动,紧闭眼睛。
宝宝的哭声有几种:
1)揪心刺耳——痛苦的哭声;
2)要求坚持——急切的哭声;
3)无聊烦闷——空洞的哭声;
4)疲劳及压力抒发——抑扬顿挫不带急迫意味的哭声。
4、昏昏欲睡
刚睡醒或想睡觉时的状态。昏昏欲睡的宝宝会做某些动作(伸懒腰),以及许多可爱但不协调的脸部表情(从满脸怒容变得惊奇且兴高采烈),但眼皮松垂,目光呆滞。
5、安静沉睡
在这种状态下宝宝的脸部放松,眼皮合上不动,身体也很少动,偶尔惊跳一下,动动嘴角。安静沉睡与半睡半醒两种状态,大约每30分钟轮替一次。
6、半睡半醒
宝宝睡觉时有一半的时间是半睡半醒的(实际上他其实很安静),眼睛虽然闭着,但眼球在眼皮下转动,这就是快速眼动睡眠。他的嘴巴会有吸吮、咀嚼或微笑等活动;手脚也会一直乱动。
当宝宝眼神迷离的时候,一般表明他要睡觉了,而且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吃完奶后。妈妈可以抱起他来轻轻摇晃,有节奏地拍拍他的小屁股哄他入睡。
宝宝从一个状态进入另一个状态的转换模式,反映他应对这个新世界的个人方式。如果父母认识了婴儿在不同状态下的行为语言,就可以准确的预测小宝宝的一举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