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看宝宝“生长曲线图”

学看宝宝“生长曲线图”
想要了解宝宝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身高体重是否标准,或者是了解宝宝的营养情况?家长们不妨来学看宝宝的“生长曲线图”,一切尽在掌握!
什么是生长曲线图? 带宝宝体检时,医生或护士都会测量宝宝的身长(或叫身高)、体重和头围,然后再把这些数字绘制在一张同龄同性别孩子平均发育水平的表上,这就是生长曲线图。
生长曲线图的使用诀窍 1、顺时记录 爸爸妈妈可以每个月给宝宝测量一次身高、体重,把测量结果描绘在生长曲线图上(不要在宝宝生病期间测量),连成一条曲线。
如果生长曲线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3rd-97th之间),匀速顺时增长就是正常的。有些孩子的生长速度比较快,生长曲线呈斜线,只要一直在正常值范围内就不用担心。
2、动态观察 利用生长发育曲线图对宝宝的生长发育指标进行定期的、连续的测量,最好每2-3个月对生长曲线增长速度进行一次横向比较。
如果出现突然增速或减速,就要引起注意了,定期体检时可向医生反映情况,听取医生的建议,及早排查原因并采取措施。
生长曲线图的使用误区 1、追求最高值,认为平均值以下为不正常 宝宝的生长发育与遗传、饮食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每个宝宝的生长发育曲线都会有所不同,平均值曲线并非判断发育正常与否的唯一标准。
即使宝宝的生长曲线一直在平均曲线之下,最低值曲线之上,只要一直在匀速顺时增长就是正常的。
2、生长曲线突破正常值才引起注意 很多家长往往在宝宝的身高、体重超出或低出正常值后才发现问题,那是已经有些晚了。如果生长曲线总是超过85th,或低于15th时,就应该引起注意了。
家长应该考虑喂养方式是不是有问题,或者宝宝的健康状况是不是出现异常,此时应当咨询医生,是否需要予以干涉。
3、忽视BMI指数 除了要分别监测宝宝的身高、体重,还需要照顾到宝宝的体形。根据公式: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2(m)计算出宝宝的BMI指数,这样就可以监测宝宝是否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
许多家长总爱将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如果孩子长得偏快,家长就暗暗高兴;如果长得偏慢,家长则忐忑不安。其实没有必要,只要生长发育符合规律就是正常的。
家长学会了看宝宝的生长曲线图,才可对宝宝的健康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进而对宝宝的健康有更加客观的认知,也免去了一些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