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方法应对宝宝攒肚
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宝宝好几天不排便,但是排出来的便便仍然是黄色的软便?这其实并不是便秘,而是攒肚。究竟什么是攒肚呢?带着疑问我们一起来欣赏本期的精彩图解吧。
随着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也没有痛苦表现,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黄色软便,没有硬结,量也不是特别多,这种现象称为攒肚。
一方面,妈妈的母乳质量相当好,另一方面,宝宝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和吸收能力增强,这才导致宝宝的肠蠕动不充分,致使出现“攒肚”的现象。
1、便便形态不同 攒肚:正常的黄色软便、无硬结 便秘:大便硬结、干燥、有血丝或黏液
2、排便感觉不同 攒肚:排便时无痛苦表现 便秘:大便次数减少、排出困难、食欲减退、腹胀、左下腹可触及粪块
宝宝出现攒肚现象,虽然是母乳喂养的正常大便,但你也要帮助宝宝建立正常的生理排便习惯,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
1、定时排便 因攒肚现象一般在2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所以在此时训练孩子定时大便(如每天早、晚把大便)让孩子很早就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2、每天坚持做腹部按摩 (1)用手掌轻轻摩擦婴儿的腹部,以肚脐为中心,由左向右旋转按摩10次休息5分钟,再按摩10次,反复进行3回。 (2)婴儿仰卧,抓住婴儿双腿做屈伸运动,即伸一下屈一下,共10次,然后单腿屈伸10次。这样会帮助宝宝肠蠕动,有利于大便排出。
3、适当多喝水 对于胖宝宝攒肚现象,可以每天在两次奶之间喂一些白开水或菜水、果水,待到满6个月以后添加辅食就可以彻底解决这种大便状况了。
4、增加喂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4、增加喂奶量 如果孩子大便减少,体重增加不理想,是因为母乳不足引起的,那么可以及时给孩子增加一些配方奶;如果宝宝已经4个多月了,还可以添加一点大米汤,就能较好的改善大便的状况。
尽管宝宝攒肚对身体并无大碍,但是长时间排便一次不利于养成正常的排便机制,因此新爸新妈可以通过一些科学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排便习惯。
看完本期的图解百科,您对于小儿攒肚想象应该有了更清楚的认识,能够区分攒肚和便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