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需知:防治佝偻病的4种方法
日照不足、维生素D摄入不足、生长过快活肝胆胃肠道疾病都有可能会造成佝偻病。要防治佝偻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佝偻病又称软骨病,在婴儿期较为常见,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引起体内钙、磷代谢紊乱,而使骨骼钙化不良的一种疾病。
多数从3个月左右开始发病,患儿有睡眠不安、好哭、易出汗等现象,出汗后头皮痒而在枕头上摇头磨擦,出现枕部秃发。
以上的表现只是提示家长孩子有佝偻病的可能,需带孩子到医院确诊,切不可随便给孩子补充大量维生素D,以防止维生素D中毒。
如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见孩子身体出现明显病症:肌肉松弛无力,特别是腹壁及肠壁肌肉的松弛,可引起孩子的肠胀气,而致腹部膨隆犹如蛙腹。
可以治好。首先要给孩子多晒太阳,其次要补充维生素D。一般经过维生素D的补充,钙的吸收自然而然会随之增加,佝偻病也会逐渐好转。
1.一般治疗 针对婴儿坚持母乳喂养,及时添加含维生素D较多的食品(肝、蛋黄等),多到户外活动增加日光直接照射的机会。
2.补充维生素D 初期每天口服维生素D,若不能坚持口服或患有腹泻病者,可肌注维生素D。
3.补充钙剂 维生素D治疗期间应同时服用钙剂。
4.矫形疗法 轻度骨骼畸形在治疗后或在生长过程中加强体格锻炼,可作些主动或被动运动。例如俯卧撑或扩胸动作使胸部扩张,纠正轻度鸡胸及肋外翻。
食谱推荐——香菇鸡
人体的维生素D主要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经日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完成维生素D的转变, 另一个是从食物摄入,海鱼、肝脏的含量较高。
宝宝的健康成长时时刻刻都让父母们挂心。要防治佝偻病,父母们在生活中需多加注意。经常带宝宝到户外晒太阳是最省事的方法哦,而且可以一家人欢乐出游,真是一举两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