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读“疱疹性咽峡炎”

全面解读“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是新型病毒?比手足口还要厉害?吃抗生素可以预防感染?新手妈妈莫慌,让小编来告诉你什么叫做 “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特征为急起发热和咽喉痛,在软腭后部、咽、扁桃体等处可见红色的晕斑,周围有特征性的水疱疹或白色丘疹。
大一些的孩子会自诉口腔疼痛或者会拒绝进食。小一些的宝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流口水。
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一般7日内症状消失。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儿童好发。
儿童患疱疹性咽峡炎后怎么处理?家庭护理要注意让患儿多休息,不要剧烈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多喝白开水,少吃饭,多吃菜,不吃冰糕、不喝饮料,尽可能少吃煎、炸类的油腻食品。
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甜、辣、咸等,尤其要注意不吃过热、过冷的食品,避免刺激口腔破溃部位引起疼痛。
可以漱口的孩子,每天可用淡盐水漱口;食物选择流质性食物,如稀饭、米汤、面条等,因疼痛拒食的孩子应到医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补充身体需要的基本营养。
怎么预防疱疹性咽峡炎?1、经常洗手:孩子饭前便后、外出回家后要用流动清水及洗手液或肥皂洗手,持续至少20秒;洗完手后应使用独立毛巾抹干手。
2、清洁家居:每周对地面及桌椅台面、床围栏、门把手等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擦拭;餐饮具、奶瓶每次使用前应煮沸20分钟或高温消毒;玩具应每周清洗消毒。
3、勤于通风:家中应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孩子的卧室要注意保持干燥通风,不要在房间里堆放杂物。
4、家长要注意孩子体温的变化,如发现孩子发热、咽痛、出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根据医生建议住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患病期间尽量避免外出。
由于人的唾液中有可能携带多种致病细菌和病毒,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抵抗力弱,应避免与小孩发生口对口亲吻,更不能由大人将食物嚼碎后喂食幼儿,也不要与孩子共用餐具。
“疱疹性咽峡炎”只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本病预后良好。家长们不用太多紧张,只要做好预防工作就行。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