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误摔骨折 别做5件事
宝宝活泼好动,一不小心可能会摔伤引起关节扭伤,严重时还可能会骨折。此时,爸爸妈妈往往因缺乏急救常识而忙中出错。那么,哪些误区是需要避免的呢?
宝宝摔骨折,爸妈别犯这5个错
1、认为宝宝肢体能动就没骨折
即使宝宝肢体能移动,也可能有骨折。注意观察有无水肿、疼痛、拒按(保护性)、跛行及运动受限等表现。如果疑有骨折,马上请儿科医生诊治。
2、让宝宝活动受伤部位
如果宝宝受伤的部位很疼,宝宝在接受医务人员检查之前应避免活动这个部位。
3、自行搬动宝宝骨折部位
如果宝宝腿骨骨折,不要试图自行搬动,请一定要叫救护车并等待急救人员运送。
4、给宝宝服用止痛药
如果宝宝需要急诊手术,那么您给他吃喝的东西都会增加麻醉的危险性,而且止痛药可能因药物相互影响而对接下来的治疗产生干扰。
5、试图将骨折处推回原位
如果有开放性外伤,可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压迫止血。不要试图将骨折处推回原位,以免对宝宝造成更大的伤害。
宝宝摔伤后的4个急救步骤
1、确保现场环境安全
在没有X射线的情况下,爸爸妈妈无法判断宝宝是否骨折,首先要确保现场环境安全,接着用干净的敷料盖住开放性伤口。
2、受伤部位冰敷或冷敷
3岁以下婴幼儿可以冷敷但不要使用冰块,因为过冷可能回导致进一步的损伤。
较大的儿童可以使用冰敷来减轻伤处疼痛。注意在冰袋和皮肤之间要隔一块毛巾,且冰敷时间不可超过20分钟。
3、紧急情况需要立即拨打120
例如,存在大的开放性伤口,受伤部位异常弯曲,骨折以下部位的手或脚发紫或变冷以及你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情况下请立即拨打120。
4、夹板固定
夹板可以保护肢体避免不必要的移动,直至到达医院就诊。杂志、护腿板、卷起的毛巾或几块木头都可以用来做夹板,用围巾做成吊带。
针对骨折处出血,可以采用压迫止血或橡皮筋管、橡皮带环扎肢体止血。每隔30分钟左右放松一次,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导致肢体缺血坏死。
宝宝意外摔伤,爸爸妈妈可能无法判断出是骨折还是单纯的扭伤。因此爸爸妈妈应提前学习重要的急救知识,在必要时才能为宝宝提供科学、及时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