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几乎是所有父母和孩子都必须要迈过的一个坎。当孩子出现紧张不安、爱哭等负面情绪时,父母应该如何帮助孩子缓解分离焦虑呢?
1、确信分离环境的安全性
如果要安排孩子独睡,须先确认睡眠环境安全、安适。如果要将孩子托给保姆或托育中心照顾,应先确认替代照顾者不要超过2人以上,并能经常陪伴在孩子身旁。
2、让孩子觉得安心才离开
在必须和孩子分离的情况下,最好给孩子一点适应的时间,建议父母先陪伴孩子,直到他比较放松后再离开。
3、记得和孩子说“再见”
记得在分开时与孩子说“再见”,这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承诺,也是对大人产生信心的基石。也是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好机会,千万不要偷偷或强硬地与孩子分开。
4、慎选临时照顾者
如果父母要外出一段时间,务必要将孩子托育给自己和孩子都信任、都熟悉的临时照顾者,这对于减轻分离焦虑非常重要。
5、带上喜欢的物品
在孩子与父母短暂分离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带着能为他带来安定、信任感的物品或玩具,例如他自己的玩具或者小被子,这可让孩子舒服许多。
6、阅读教育
平时可和孩子一起阅读与分离焦虑有关的故事,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增进对分离的了解和处理方式。
7、尽可能遵守承诺
父母要尽可能遵守自己对孩子的承诺,即使真的无法施行,也应该及时让孩子了解自己的状况,以免加重孩子的分离焦虑。
8、带上主要照顾者的物品
除了孩子自己喜爱的物品之外,还可让他带上父母或主要照顾者的几样东西,如钥匙、梳子、包,让孩子对父母亲存在和归来更有信心。
9、玩躲猫猫游戏
对于年龄较大、已经学习行走的孩子,父母可和他玩躲猫猫或藏东西的游戏,有助于让孩子建立物体恒存的概念,明白东西不见了还可以找到、父母离开还会再回来。
10、玩闹钟游戏
运用游戏让孩子适应分离,可以用闹钟计时,从1分钟开始,慢慢拉长与孩子分开的时间,让孩子逐渐适应分离的情境。
分离焦虑一般在孩子6~8个月时出现,随着孩子对父母的存在有安全感、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掌握越来越有信心,分离焦虑的状况就会逐渐改善。
分离焦虑是幼儿时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处理得当,才不会对孩子日后的人际互动与生活适应造成影响。因此,父母应掌握正确的态度与方法,陪伴孩子一起走过分离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