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音有障碍 六招训练口腔功能

发音有障碍 六招训练口腔功能
有发育性发音障碍的儿童,表现为发音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孩子的发音障碍有哪些表现?又可以如何预防、治疗?
发音障碍的四种表现:1、音的省略。省略语音的某些部分。如“i”音的省略,“梨”说成了“姨”。省略韵母中的“i”,把“电”说成“蛋”。
2、舌根音化。以舌根音(g,k)代替舌尖音(d,t)。如“耳朵”说成“耳郭”,“水桶”说成“水孔”。
3、送气困难。以非送气音(b,d,g)替代送气音(p,t,k等),如把“泡泡”说成“抱抱”,把“兔子”说成“肚子”等。
4、舌前音化。以舌前音(d,t)代替舌根音(g,k)。如“乌龟”说成“乌堆”,“裤子”说成“兔子”等。
如何进行进行口腔功能训练?1、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有的家长喂养孩子时只提供细软的食物,导致孩子的口腔咀嚼运动少,口腔肌肉力量不够。
2、进行口腔按摩。对于口腔黏膜刺激过少的孩子应当进行口腔按摩,降低口腔黏膜的触觉敏感性和增强口腔肌肉的力量。
3、进行口部动作模仿。利用“老虎吃果果”、“小兔打哇哇”、“嘴唇甜不甜”等游戏训练儿童模仿张口、闭口、抿嘴、伸舌、舔唇等动作。
4、进行呼吸训练游戏。利用“口吹蜡烛”、“吸管饮水”、“仰卧起坐”、“压腹发声”、“抓痒发声”等游戏增强语言表达障碍儿童的肺部呼吸功能。
5、音乐陶冶,视动结合。借助音乐,对语言表达障碍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注重的是主动的体验、参与和表达,而不是被动的聆听。
6、感统训练,同伴带动。对于音障孩子,一方面要加强感知觉统合训练,尤其是触觉训练;另一方面,要加强发声方法的教学引导,发挥同伴的带动作用,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腹式发声法。
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的发音功能增强,发育性发音障碍的患病率逐渐下降。
3岁以前是语言快速发展的时期,通过反复说话、练习发音和有效的口腔训练,给于孩子无尽的爱的呵护,让孩子银铃般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吧!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