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不告自拿?家长这么管教
一些小孩子喜欢拿别人的东西,这是小孩子坐享其成的潜意识在作怪,要想让孩子改变这个习惯,就要从根源上入手。那么,对于喜欢拿人家东西的小孩子该如何教育呢?
家长常见的三种态度。1、非常敏感:家长只要发现小孩子拿别人的东西都会非常生气,视作孩子有偷窃行为,所以会对孩子严加呵斥或者处罚。
2、满不在乎:和敏感型相反,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拿别人东西无所谓。而且有的家长还觉得小孩子拿了别人的东西是占便宜,所以根本不在乎,也不做任何处置。
3、谨慎对待:深究小孩子拿东西的动机,观察小孩子只是好奇拿来看看还是想要占为己有,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的教育孩子,正确对待孩子的行为。
处理此类问题的注意事项。1、不可以随便定义孩子拿别人的东西为“偷”,因为这个性质非常严重。小孩子拿别人的东西动机不是为了去偷,绝大多数是因为小孩子“喜欢而自己没有”。
2、一些孩子因为害怕不敢承认自己拿了别人东西,会狡辩说是“别人给的”。这个时候家长不能过分强硬,强迫孩子承认,而是要教育他“拿了别人的东西应该还给别人”,不给他狡辩的机会。
3、要跟小孩子讲道理,告诉他,“如果别人的玩具被你拿走了,那么他会因为找不到这个玩具而伤心难过。同样的,如果你的玩具也被别人拿走了你会开心么?”
4、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做错事的时候,要让他亲自把别人的东西送还回去。如果小孩子不肯一个人去,家长可以陪同他,同时还要教育他对别人使用礼貌用语道歉。
5、家长因为爱惜孩子,会主动承担错误,这样的做法非常不可取,要让孩子自己承担责任,否则孩子会丧失责任感。
6、如果孩子拿的东西是很喜欢的,也是需要的,家长应当满足孩子的要求,同时要告诉孩子,如果以后遇到想要的东西可以告诉爸妈,千万不要通过拿别人的东西来满足自己。
7、家长要做好表率作用,才能很好地教育孩子。从小就要教育孩子物品的所有权,这个东西属于我,那个东西属于他,我们是不能互相侵犯的,如果想要应当经过他人同意。
大人犯错误只要诚心忏悔,基本上都会得到别人的原谅,而小孩子犯错误更是无心之过,所以家长不要过分担心小孩子的错误。
孩子思想单纯,他们的行为仅受其潜意识的支配,所以当家长们发现孩子有拿人家东西的行为时,不要打骂孩子,而是要耐心教育孩子,帮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