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智力检查”的两大方法

揭秘“智力检查”的两大方法
现在的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伶俐,对宝宝的智力发展十分看重,甚至不惜重本地定期给孩子做智力检查。但实际上,真的有必要给孩子做智力检查吗?
有必要给孩子做智力检查吗?对具有一些影响大脑发育的高危因素的孩子来说,应该进行早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及时干预,促进孩子智力发展。而我们目前采用的智力测验方法有以下两种。
智力检查的方法有哪些?一、筛查法。这是一种比较简单、快速、经济的方法,可以在短时间内筛查出在生长发育或智力方面有问题的孩子,目前多用丹佛婴儿智力发育量表。
筛查法又叫“DDST”,主要测试孩子的个人—社会适应、精细动作、语言和大运动四个方面,适用于0—6岁的孩子。筛查有问题者可以进行下一步测试。
二、诊断性智力测验。这种测验在学龄前期时有图片词汇测验、50项测验、幼儿韦氏智能量表。而学龄期则适用于绘人试验和学龄韦氏智能量表。
家长应该明白,做智力检查不是看自己的孩子聪明与否,而和看孩子智力发展和智力结构的状况如何。这样才能在早期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帮助,并促进其智力发展。
我们目前采取的智能测定主要包括三方面:语言、数学和图像,实际上,孩子的智能远远不能用这三方面概括,更何况智能的测定环境要求有非常严格的规定。
此外,测评人说话的速度、声调、眼神等都可能对孩子产生影响,孩子当时的情绪、态度、以往的生活经验都可影响测试结果。因此,智能测定绝不是随便进行的。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一些家长和医务工作者不能正确对待孩子的智能测试的结果。对于智能高的孩子,家长、教师或医师会认为他聪明而大加赞赏,并寄予高期望。
而对于一些智能低的孩子,家长、教师或医师可能会认为孩子愚笨而灰心丧气,婴幼儿更是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而是以外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对孩子成长发展不利。
外人的暗示使孩子缺乏自信,对自己丧失信心,遏制了孩子的智能发展。实际上,孩子的智能组合是可以变化的,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因此,后天教育也非常重要。
每个孩子的智能发展速度是不一样的,智能结构也不一样。如果家长对智能测验没的正确的认识,专家建议不要查,否则将带来很大的副作用,以免弄巧成拙。
总而言之,对于一般正常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影响大脑发育的高危因素,就没有进行智能检查的必要,与其片面关注孩子的智力发展,不如专注对孩子的后天素质培养。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