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三点 正确进行挫折教育
越来越多家长开始注重对孩子的挫折教育。但是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采用正确的方法,否则容易弄巧成拙。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挫折教育中的注意事项吧。
合理而恰当的惩罚教育不仅是合理的,也是非常必要的。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其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经历一定的挫折,对形成幼儿的坚强意志是有益的。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孩子的随意性活动占主要地位。所以在新的教育观念下我们应多为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比如,孩子摔倒了之后让他自己爬起来,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磨练过程,这样既强化了孩子的意志。同时又锻炼了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
家长在对待幼儿挫折教育的问题上,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期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有意识地让孩子品尝一些生活的磨难,让孩子懂得生活是坎坷的,学会在挫折中接受教育。
其次,家长要了解挫折教育是贯穿在每一天中的,是那些成人看起来是不起眼的小事中进行的。大人不要把诸如孩子跌倒这类事情归咎于外因,应且大胆地放下“保护伞”。
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创设情境让孩子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即让幼儿参与到各种活动中,在体验中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适当惩罚孩子,让其在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而改正。
父母既要有把孩子至于艰苦和困难中的勇气,又要有引导孩子走出挫折和困惑的耐心。要帮助孩子获得战胜困难的成功体验,又要使其明白有些挫折无法通过个人意志回避。
1、必须注意适度和适量,能引起孩子的挫折感,但又不能太难。在孩子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孩子,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引导他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
2、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幼儿要及时进行疏导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孩子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3、要多为孩子创设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与同伴交往可以使幼儿发现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耐挫力。
挫折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只要是孩子力所能及的事都要让他自己去做,哪怕是衣服穿得一塌糊涂,哪怕是饭粒洒得到处都是。让孩子在做中体验挫折,学会克服困难。
家长在进行挫折教育中,要避免不帮孩子总结失败原因和把大人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这两个错误。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上,挫折教育才能更好地发挥其良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