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腹泻 饮食需注意五点
夏天来了,也到了腹泻的高发期。小儿腹泻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是感染性腹泻如肠炎痢疾等,另外一类是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那么夏季腹泻是属于哪一种呢?
夏季腹泻的症状。
夏季相对多发的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和消化不良。细菌感染型腹泻表现为大便次数多,但每次量不多,总是想大便却只是拉出一点点,所以不要觉得大便量不多就不在意。
这种大便中可以见到比较多粘液,虽然都是腹泻,但病因不同大便性状也不相同。细菌感染性腹泻大便中可看到像痰液样的脓冻和果酱样的成分,即脓血便。
消化不良性腹泻则表现为大便量很大,酸臭,大便中常看到未消化的食物。腹泻2-3次往往自行缓解。生病常常是因为大吃大喝,因此家长不要放纵孩子暴饮暴食。
为什么容易发生夏季腹泻?
夏季天气炎热,各种食物容易发生变质,有的食物放入冰箱第二天拿出未好好加热就让孩子食用,可能成人吃了还没有什么,小孩子则会受不了。
再者,夏季进食生冷食物比较多,比如一些能直接生吃的水果和蔬菜,如果洗不干净就会病从口入。孩子本身的免疫能力就比大人的弱,加之夏季胃肠功能弱,所以易发病。
夏季腹泻饮食注意事项:
1、腹泻患病和恢复过程中的饮食调理十分重要,要明确的是腹泻时不需禁食,但要少食、清淡饮食。细菌性腹泻一般丢失水分不多,所以一般不需要额外补水,注意饮食则可。
2、饮食的基本要求是:要让孩子吃稀软的易消化的食物,如菜粥和面条汤;停止进食油腻及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鱼肉等);不要吃冷饮。清淡饮食要保持至少2-3天。
3、值得注意的是,细菌性腹泻服用抗生素后腹泻缓解一般比较快,孩子病情缓解,食欲明显改善时,家长一定要适当控制孩子的饮食量,要暂避开孩子特别喜欢的食物。
4、如孩子饥饿感强,进食需求旺盛,可让他增加进食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粥、面条、馒头、面包等,不要太早让孩子吃鱼肉类食物。
5、过多或过营养的食物会造成孩子胃肠负担增加、病情反复,延长了疾病的治疗和恢复时间。
细菌性腹泻预防并不难,严防“病从口入”即可。带孩子外出就餐时,最好不要选择凉菜或已加工好了的熟食(香肠之类),家中尽量不保存剩饭剩菜,现做现吃最好。
夏季是小儿腹泻的高发期,家长应该谨防孩子“病从口入”,保证孩子饮食的卫生和健康,出现症状时注意调整饮食,严重时遵医嘱服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