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课堂 BB拉肚子护理指南
引起小儿腹泻病病因诸多。患儿大多数是2岁以下的宝宝,6-11月的婴儿尤为高发。腹泻的高峰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9月及10月至次年1月。贴心妈咪赶紧来学习如何科学护理宝宝拉肚子吧。
1-2岁的宝宝生长发育特别迅速,身体需要的营养及热能较多。但消化器官却未完全发育成熟,分泌的消化酶较少。因此,消化能力较弱,容易发生腹泻。
因为宝宝神经系统对胃肠的调节功能差,饮食稍有改变,都可引起腹泻。
宝宝因抵抗力较低而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在患感冒、肺炎、中耳炎时,也常可引起腹泻;食物或食具稍有污染,便可引起腹泻。
病理性腹泻,家长一定要注意观察并记录大便次数、性状、颜色及量的变化。
奶瓶特别是橡胶奶头不易清洗消毒,很容易污染,导致小儿腹泻。喂养宝宝的工具可改用碗勺,污染的机会比奶瓶要少。
腹泻患儿大便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揩洗臀部,然后用软布吸干。可涂以鞣酸软膏,或复方硫酸铜锌软膏,防止产生红臀。
婴幼儿的衣着,应随气温的升降而增减,避免过热,夜晚睡觉要避免腹部受凉。经常进行温水浴。
营养不良、佝偻病及病后体弱小儿应加强护理,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各种感染。对轻型腹泻应及时治疗,以免拖延成为重型腹泻。
感染性腹泻易引起流行,对新生儿,托幼机构及医院应注意消毒隔离。发现腹泻患儿和带菌者要隔离治疗,粪便应做消毒处理。
避免长期滥用方谱抗生素,以免肠道菌群失调,招致耐药菌繁殖引起肠炎。
宝宝得了腹泻应及时到医院治疗,同时避免维生素缺乏等并发症。注意不要饮用乳制品,因为乳制品会进一步加重腹泻。要尽量让孩子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片等流体食物。
几乎每个宝宝都不止一次地发生过腹泻,闹得不可开交,累坏了麻麻,宝宝还受罪。妈咪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正确护理宝宝拉肚子,让宝宝远离腹泻君。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