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须知的新生儿黄疸指数

家长须知的新生儿黄疸指数
宝宝才刚出生不久,皮肤颜色变得黄黄的,这时候应该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这可能是宝宝得了病理性黄疸。那么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标准是多少呢?一起来看一下吧。
医学上把未满月宝宝出现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主要症状为皮肤、黏膜、巩膜发黄,宝宝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也会有所上升。
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肉眼可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之内就发现黄疸,是“早发性黄疸”。
黄疸指数一下子升太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这种情况比较常见的是溶血性黄疸。
黄疸指数升得太高,有15mg/dL。
持续的时间太长,一般生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是7~10天,如果超过两个星期就要注意。
黄疸同时伴随有发烧、拒奶、精神不好、嗜睡、两眼呆滞等症状。
光照疗法:光照治疗是一种通过荧光灯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疗法。紫外光能把胆红素转变成一种更容易通过宝宝的尿液排出体外的东西。
换血疗法:如果新生儿黄疸比较严重或经过光照疗法后胆红素水平仍持续升高,宝宝就需要进行换血疗法。
还可以采取其他措施来帮助宝宝减退新生儿黄疸。比如,确保宝宝能够吃到足够多的母乳或配方奶,这样就能多排便。
喂水和葡萄糖是非常不推荐的,它弊大于利。因为胆红素在体内主要是通过大便排出,通过小便排出非常少。所谓多排尿可以退黄并不正确。
大多数情况下,新生儿黄疸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无关大碍。但家长们仍需仔细观察宝宝的日常生活,对病理学黄疸及时治疗,不轻信偏方,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