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三项错误的婴幼儿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但是宝宝较为脆弱,不适当的运动会对宝宝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下三项错误的婴幼儿运动,家长们可要留意哦。
错误运动1:婴儿弹跳。小区的老人、妈妈聚集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很多老人就会夹着宝宝腋下让宝宝在腿上弹跳,而宝宝看起来似乎很开心,相信这样的场景大家一定不陌生。
发育正常的宝宝大约在18个月以后可以开始简单弹跳,应好好利用这18个月加强宝宝各关节的发育、下肢肌肉的发展。
这是因为我们上下楼梯时,膝关节的负重是平地行走时的4倍左右,弹跳时负重可能高达10倍以上,这会对宝宝膝关节造成损伤。
错误运动2:扶着走。有些家长喜欢在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就扶着宝宝的腋下站和走,但其实这时候宝宝的下肢、脊柱还不足以支撑自身的体重。
而且宝宝的膝关节还没有做好站立运动的准备,经常站、走会影响下肢、关节和脊柱发育,导致宝宝O形腿和X形腿。
因此,对学走路这件事,家长不需要太着急,要让宝宝有足够的爬行,然后自己自然而然站起来扶着墙行走,足够的下肢力量、平衡能力才能让宝宝独立行走。
错误运动3:“W”坐姿。我们常常看到宝宝双膝很自然的向后弯曲,坐在地上看书或玩玩具。这种姿势对宝宝的身体发育不利,如不及时矫正,对体形、行走和跑步能力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W坐姿会对宝宝造成哪些影响?1、不利于骨盆的发育:持续的“W”坐姿,会让发育中的骨盆外形受到影响,导致不同程度的外扩,这会让宝宝在以后的移动过程中感觉到疼痛。
2、不利于足部的发育:长期使用“W”坐姿,会导致大腿骨内转,并连带引起膝盖关节内转,最终导致双脚内撇和足弓反转,宝宝走起路来就很容易“八字型”。
“W”坐姿还会造成脚趾内倾,也就是说两只小脚板朝内侧斜,并且容易导致平足和筋腱紧张,让宝宝走路不稳,很容易跌倒。
“W”坐姿还可能造成宝宝脊柱前凸,即脊柱大幅度向内弯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驼背”。这会影响宝宝身体整体的平衡感和协调能力。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提高宝宝的免疫力,让宝宝变得更加健康强壮。但是婴儿运动不同成人,家长们最好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陪同宝宝科学运动,以免对宝宝造成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