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宝宝皮下坏死的防治

  皮下脂肪坏死是新生儿期的良性皮肤病,常由于难产,外伤,缺氧,用冷水刺激呼吸等使脂肪细胞受损伤。偶可因乳母患糖尿病而引起。

新生宝宝皮下坏死的防治

  【症状】

  常于生后1~6周内在背、臂、肩、臀、大腿。两颊等处发生深在性元痛性结节,分布不对称,自黄豆至鸡蛋大小不等,有时数个融合成大块,形状不规则。表面皮肤光滑,呈暗蓝红色,硬块界限清楚,不与皮肤组织粘连,指压无凹、无痛。

  【治疗】

  1.临产时避免外伤,出生后注意保暖,切勿受凉。

  2.必特殊治疗,只要新生几健康成长,皆可自愈。

  【预防】

  临产时尽量避免外伤,出生后注意保暖,勿使受冷,有利于预防此病。

  【预后】

  预后良好。除极少数较大的硬块偶可钙化或形成肿块或轻度皮下萎缩外,绝大多数均于第一个月后硬块渐被吸收,表面暗红色渐退,约于第3~4个月后消失自愈,无疤痕。极少数溃破流出脂状物,留有疤痕。

相关链接 手口足病是否影响新生儿 新生儿拉肚子怎么治 “色”宝宝的危险信号

推荐阅读:

哺乳百种方法示范

十二星座妈妈与宝宝

安全杀手!

孩子爱裸体

0岁性教育

新宝宝的尴尬事情

睡觉真舒服!

鼠宝起名全攻略

宝宝的神奇能力

谁更恋母?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