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太听话 家长怎么办

孩子太听话 家长怎么办
导语: 大多数家长是为孩子太调皮而伤脑筋,殊不知孩子太听话,没有主见也是麻烦事一件。孩子太听话会有什么危害吗?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呢?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太听话的危害 1、容易产生依赖心理,缺少主见 过于听话的孩子,由于凡事顺从别人,依赖别人为自己安排。缺乏主见的“乖孩子”,大多都是父母教育出来的。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可能会显得唯唯诺诺,难有作为。
2、易患“顺从病” 过于听话的孩子会认为只有顺从父母的意愿才能得到父母的认可,因此不管自己的意愿如何,都会盲目地抑制自己的想法和行为。长此以往,会压制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3、不利于智力开发 太听话的孩子几乎不自己去想问题,凡事都按照父母的指令办事。这样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形成不思考的习惯,这对他们的智力发展是很不利的。
4、影响交际能力的养成 太听话的孩子受的束缚太多,不敢勇敢的去尝试新的事物,也不敢主动的结交朋友,这对他们的交际能力的养成也是有影响的。
5、缺乏积极性、责任感 太听话的孩子往往不求上进。他们很少自己决定做某件事,没有父母的指令他们几乎不会行动,自然,他们也不会对结果负责。事情做砸了,他们会认为责任在父母,因他们是按照父母的指令做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1.鼓励孩子大胆触摸家里的物品,如电话、电视机、电脑、音响、手机等,学习如何使用。孩子在自由模仿和探索过程中,其独立思维和动手能力会得到充分的锻炼。
2.在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引导孩子大胆说出他的想法。当孩子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要表扬他并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例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样的衣服;让孩子选择自己的兴趣爱好,而不要根据自己的意愿强迫孩子。
3.父母要在生活和学习中,用讲故事的形式来向孩子传授自己的宝贵经验,与孩子共同分享。但不要让孩子完全听你的,要让孩子学习其中的技巧和做法。
4.不要轻易批评孩子。在生活和游戏中,只要孩子犯的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一般不要指责他,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孩子的独立意识和探索精神。
温馨提示 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事抓起,力所能及的要让孩子自己完成。比如让孩子自己吃饭,自己穿脱衣服,穿脱鞋袜,自己如厕,自己收拾玩具,自己擦鼻涕等等。
结语: 养育孩子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每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不能严厉以待,也不能放任自流,要帮助孩子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塑造自信积极的人格魅力。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