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3大症状与治疗

妈妈必看:手足口病3大症状与治疗
手足口病患儿多为5岁以下的孩子,他们身体不舒服也不太会表达,这时就要妈妈们多了解手足口病的症状,及时发现问题。
当宝宝出现发热、咽部疼痛、手脚掌或臀部、膝盖部皮疹等手足口病症状,怀疑手足口病时,应当带孩子到医院确诊断。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2天至5天,多数患儿可突然咽痛、发热,体温多为37.5℃至38.5℃,很少超过39℃,持续2天至3天,类似感冒症状。
1、低热或中等度热,无需特殊处理,可让患儿多饮水。如体温超过38.5℃,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热剂。
2、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9℃或四五天后病情还不见好转,医生就该检查宝宝是否有二次感染。
宝宝口腔黏膜、齿龈、舌和腭部出现小疱疹,继而破溃形成小溃疡,米粒大小,疼痛明显,宝宝会抗拒吃东西。
1、饮食宜清淡,温度不宜过高,可以喂凉粥、酸奶等低温食物。 疼痛厉害不能进食时要及时去医院输液,补充身体所需的热能。
2、保持口腔清洁,餐前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帮助伤口愈合。
手掌、脚底、甚至肛门周围会出现皮疹,一般有米粒或绿豆样大小,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无明显瘙痒感。
1、皮肤要保持清洁,勤洗手,将宝宝指甲剪短,防止抓破皮肤疱疹,以免继发细菌感染。
2、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针对手足口病宝宝出现的发热、流鼻涕、咳嗽等症,可按一般感冒处理方法,如以清热解毒类的中药退热、止咳等。
手足口病是一种良性病,只要及时就医,注意休息,对症治疗、护理,一般都能很快恢复健康哦。
感谢您的阅读,敬请期待下期精彩内容。

猜你喜欢

微信公众号